你好,欢迎来到中船通! 收藏中船通

大数据典型应用—政府大数据

发布时间:2017-02-21 12:53 来源:中国大数据技术与产业发展报告(2014) 编辑:中船通 浏览:

大数据 大数据应用 大数据政府领域应用

1、政府大数据应用现状

政府数据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也是开启智慧政府大门的钥匙。智慧政府离不开政府开放数据,而政府开放数据形成的生态圈,则将有力地推动智慧政府又好又快地发展。政府数据总量及种类庞大繁多,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虽然政府拥有这些高价值数据,但是其数据资产的利用和运营仍处于较为原始的阶段。

2009年1月,美国奥巴马政府签署了《透明和开放政府》备忘录,提出要制定开放政府计划,建立前所未有的开放政府。2009年5月,美国开放数据门户(Data.gov)网站上线,正式拉开了全球政府开放数据的大幕。

自2009年美国开放数据门户(Data.gov)开通上线以来,许多国家纷纷跟进,制定开放数据战略或政策,加快了数据开放的步伐,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先后出台了相关举措。2013年6月,八国峰会(G8Summit)期间签署了《八国集团开放数据宪章》(G8OpenDataCharter,简称《G8开放数据宪章》),标志着开放政府数据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OpenKnowledgeFoundation发布的2014年全球开放数据指数显示,英国、美国分居全球政府开放数据排名的前两位,在开放数据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遥遥领先全球(见下图)。2014年,中国在这份榜单中仅仅排名63位(见图2-30);而2013年,中国在这份榜单中的排名是34位。

1487653050326592.png

(2014)全球开放数据指数

1487653083174273.png

(2014)全球开放数据指数中国排名

政府开放数据的滞后,已经对中国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以及智慧政府的构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虽然存在这些制约条件,但是国内智慧政府的建设并未止步,而大数据在其中的应用更是越来越深入。

2、政府大数据入口整合

(1)建设背景

信息发布、电子政务服务、公众互动是政府门户网站的三大功能。经过多年的建设,厦门市政府信息化程度获得了较快发展,但还存在各部门惠民服务相对独立的现象,客观上形成孤岛,百姓需多次注册,无法便捷享受信息惠民服务。此外,公共服务均等化、均质化也还需进一步深化。

以"建设惠民服务门户,实现一站式服务,推动惠民公共服务进家庭,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均质化"为目标,从百姓最为关注的医疗、教育、社保、交通、政务等方面入手,厦门市把一站式公共服务门户的建设快速提上了日程。

(2)公共服务门户简介

"i厦门"是一个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见下图),它充分运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导航、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分析、融合政府及社会各类惠民服务资源与应用,从而面向本市市民、企业、社团、政府四类用户对惠民服务各种需求做出智能感知与及时响应,为全社会持续提供一体化、个性化、便捷化、安全的在线惠民服务。

1487653121962860.png

"i厦门"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

(3)公共服务门户特点

围绕"全面感知、深度融合、服务创新、协同运作"的建设理念,拓尔思整合了来自市公安局、图书馆、气象局、卫生局、社保管理中心、计生委等部门的150余项服务,同时将20多项市民服务搬上微信,涵盖电子政务、市民生活、健康、教育、文化、交通、社保等领域,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生活。"i厦门"公共服务门户的主要特点有:

实名账户一证通行。市民可以用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在平台或线下注册个人实名账户,实名账户登录后,个人办事、证照、账单、健康档案等服务一页搞定,最终实现个人实名账户在全市所有政府应用中的通行。

网上办事智能增效。市民个人主页基于个人实名账户,实现事前清楚、事中少走、事后评议,办事全过程服务均为个人量身定制。市民在线办理业务时,系统智能感知用户身份,无需用户重复填写个人信息,可以方便地跟踪办事进度和办事结果,如下图所示的"一孩生育"一站式公共服务。

1487653207373298.png

一站式公共服务:一孩生育

个人服务按需定制。市民通过个人主页可以查阅来自政府部门和公用事业单位的个人数据,包括个人应用、我的账单、我的办事、我的证照、我的收藏等,全面汇聚为"我的资料库"。同时,市民个人主页还从一个人的全生命周期、家庭、社区三个维度,主动推送待办事项与公共服务。

多屏融合服务随行。针对各种终端的屏幕特点以及各类人群使用不同终端的场景,平台可以支持网页、手机、PAD、智能电视等多个渠道访问。

(4)结语

"i厦门"一站式公共服务门户改变了以往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中"重建设轻整合"、"重管理轻服务"的弊病,从入口整合入手,进一步探索数据整合、服务整合,这种探索和实践对于大数据时代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3、政府大数据惠民服务

(1)背景简介

迪拜是阿联酋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中东最富裕、最国际化的都市。迪拜实行自由和稳定的经济政策,在各国之间以及国际工商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这就鼓励本国资本和外国资本投资于商业、工业和服务业等各个经济领域。2013年,迪拜游客人数首次超过1100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10.6%。

为了2020年的世博会,迪拜酋长亲自启动"智能迪拜"战略计划,要在三年内将迪拜建成世界上最智能的城市。"智能迪拜"计划包括100个举措,拟提供1000项智能化政府服务,包括六个方面:智能生活、智能交通、智能社会、智能经济、智能管理与智能环境。通过该计划,迪拜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使整个城市的服务均可通过智能手机解决。

(2)迪拜智能政府公司启航,"智能迪拜"全面启动

"智能迪拜"将迪拜所有政府部门纳入其中,并且设立了专门的机构--迪拜智能政府公司(DubaiSmartGovernment'sCorporate),由该公司全权负责"智能迪拜"的投资和建设。迪拜智能政府公司综合性地运用了集中式和分布式的方法,以便更好地组织和利用政府资源,同时开展面向政府内部和面向公众的智慧城市建设。迪拜智能政府公司定位如下:

.支持服务部门。迪拜智能政府公司是"智能迪拜"的一部分,同时面向各个政府部门提供建设所需要的人力资源、采购、财务、管理、法律等服务。

.战略制定和管理部门。制定并执行"智能迪拜"计划,了解"智能迪拜"建设的最新进展,修订发展战略。

.商务开发部门。负责"智能迪拜"的技术、资源引入和商务开发,促进"智能迪拜"的可持续发展。

.基础设施管理部门。负责提供建设"智能迪拜"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服务。

.政府资源规划部门。负责提供GRP(GovernmentResourcesPlanning)服务,并进行相应的管理。

.智能服务提供部门。负责将组成"智能迪拜"的各类服务整合起来,提供给公众。

(3)"智能迪拜"建设现状

"智能迪拜"将"可接入性、内容、功能性、可用性、界面、无缝性、可靠性"作为衡量指标,把公众的满意度、公众的采用率作为参考要素。在这一指导原则下,"智能迪拜"的建设速度十分之快,目前已经推出了16项突出服务:

.单点登录所有服务        .电子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

.移动紧急支付          .电子投诉

.网上支付电费          .道路电子通行

.网上注册车辆          .网上注册公司

.移动终端查询司法进度     .手机追踪车辆罚款

.24小时获得健康证书      .短信预定出租车

.网上申请健康卡         .网上规划迪拜行程

.在线法律咨询.游客在线投诉

迪拜未来计划尽可能将所有政府公共服务电子化,实现足不出户即可办理所有政府公共服务。

(4)"智能迪拜"的启示

相比欧美发达国家通过开放数据和政府服务外包建设智能政府的思路,"智能迪拜"的建设主要采用设立专门机构全权负责的方式,并且适当引入市场化的运营管理机制,并且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明显的成就。毫无疑问,"智能迪拜"的建设方式对国内也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4、政府大数据社会治理

(1)背景简介

电子商务已经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够享受互联网带来的各种便利。但是电子商务在其中一个领域却是例外--医药零售业。与2013年中国医药市场11463亿元的总体规模、2571亿元的医药零售规模相比,医药电商只占据了很小的份额。有数据显示,2010年医药电商市场规模为2亿元,2012年超过16亿元,2013年为42.6亿元。

与此同时,通过网络制贩假药的活动也日趋猖獗。以微博、微信平台为核心主导的社会化媒体在网络中的影响力日渐趋强,网络营销也随之突飞猛进地发展,各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微博等社会化媒体推广成为各行业商业活动的重要宣传手段,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等营销信息以文字链、展示广告、软文、搜索引擎推广链接等形式高频出现在各种宣传渠道中,其中虚假信息和不法广告占据了很大比例。在2012年6月28日国家工商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召开的贯彻实施《大众传播媒介广告发布审查规定》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家工商总局表示,对主要商业网站的广告监测表明,我国网络广告违法问题十分严重,一些网站发布的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等广告的违法率高达90%以上。

(2)打击网络非法制贩假药刻不容缓

根据国家药监局规定,网上售药必须具备《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和《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但是仍旧存在大量的非法网站违规从事药品交易,非法医药广告横行网络。另一方面,不法分子利用隐蔽手段,通过正规医药电商购买感冒药制售******的案例在国内更是层出不穷。总体来看,利用网络制贩假药、非法买卖药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宣传欺骗性强。虚假广告信息充斥网络,有的冒用科研机构、医疗单位甚至是政府部门名义,有的编造进口药、特效药的信息和神奇疗效,有的专门设计了针对老年病、慢性病的骗术。

网上渠道多样、灵活易变,产品追责难。网上药品非法销售把汇款、快递、第三方物流等作为主要售假方式,规避日常检查、产品抽验等监管措施,公众在受骗后难以投诉、难以索赔。

隐蔽性强,案件查处难。不法分子通过注册虚假网站、提供虚假身份、宣传虚拟产品等进行伪装,有的不法分子服务器设在境外,有的组织跨区域作案并和监管部门打游击战,致使网上售假问题屡打不绝、屡禁不止。

(3)利用大数据技术打击网络非法制贩假药

针对网络非法制贩假药欺骗性强、渠道多样、隐蔽性强的特点,拓尔思配合监管部门,利用互联网舆情大数据监测技术,从多个维度强化对网络制贩假药的监测。

针对全国三品一械240余万家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管,互联网舆情大数据监测系统支持18万种现有药品、40000种化妆品、42000种医疗器械产品及新产品的实时认证和备案,实时掌握三品一械的全国生产经营状态,建立三品一械所有流通路径的可追踪、可回溯、可分析、可监管的统一业务平台。

对于互联网舆情大数据监测的信源,其主要来源于分为以下四类:

广告宣传。造假者通过招聘网站、网页推广、论坛软文、博客等发布的宣传内容。

群众反映。受害者在线上投诉网站的投诉内容以及食药总局网站接收的投诉内容等。

举报信访。受害者在网络论坛、贴吧、问答社区、个人博客等举报、信访内容。

媒体曝光。官方及各类商业媒体的曝光、官方微博的曝光等。

互联网舆情大数据监测平台对搜集的信源数据进行统一的存储、清洗、排重、标引,形成有效的、实时更新的数据集,建立并完善虚假网络信息分类体系与识别词典,通过危害指数等量化评估模型,以便在海量的非法信息中识别出影响力大、危害度高、老百姓痛恨、管理部门头疼的重点打击对象。

(4)结语

互联网舆情大数据监测平台厘清了食药领域三品一械生产销售机构、国家监管机构、广告发布平台的关系,切断生产销售机构与广告平台的直接交易,构建生产销售机构提出广告申请、国家监管机构审核通过、广告发布平台发布广告的良好生态,通过数据中心的API接口服务,实现对三品一械网络广告交易的监管,在打击违法产品、违规网站,切断其利益链条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政府大数据宏观经济管理

(1)工商大数据简介

工商部门在履行市场主体准入与监管职责过程中,采集和掌握了包括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从出生到消亡整个生命过程中的主客体及行为信息(见图2-33)。对应于自然人户籍登记,工商部门的市场准入工作就是确立"经济户籍"(曾称为"经济户口")的过程,市场主体登记管理的信息经过汇总(通过互联网和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形成了"国家经济户籍库"。

随着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总局、省级局、地市局、县级局、工商所五级联网已经贯通,工商总局和省级局两级数据中心已基本建立,全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数据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基本能实时完成。目前,工商部门掌握的"国家经济户籍库"有一千多万企业法人和数量庞大的非法人机构(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共有1560.63万户企业,4510.46万户个体工商户),从主体总量保守估算,占国家法人库的90%以上。

1487653473639385.png

企业全生命周期数据情况

与其他部门相比,工商数据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全面性。工商部门掌握了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专等全部市场主体的信息,是全量数据而非抽样数据,是区域经济的"户籍库"。

全周期性。工商部门掌握了企业从出生、成长、监管乃至死亡的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是连续性的时间数据而非截面数据,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乃至区域经济的成长变化规律。

细粒度。工商数据是细化到每个市场主体的数据,而非汇总后的统计数据,能够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

即时性。工商数据变动基本上能够在数据库中实时反映出来。

对经济运行具有先行性。工商数据中市场主体的发展变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资本的流动情况。资本作为经济活动的源泉,经常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先行者的角色,资本流动体现了对未来实体经济走势的判断。

因此,立足工商数据资源,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相关研究探讨市场主体发展变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工商角度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评估各种经济政策的影响,对相关部门准确判断经济形势、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合理调配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2)基于工商大数据的企业发展工商指数构建

宏观经济管理中利用先行指标的变化来预测经济走势,对决策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好的先行指标应当能够及时提前反映经济走势的变化,且具备数据真实可靠、获取经济快捷、编制科学合理等特性。

工商企业登记数据作为市场投资行为最直接的反映,能够用来构建经济预测的先行指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龙信数据组织"企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发展关系研究"课题组,依托工商企业全量登记数据,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了企业发展工商指数,该指数与GDP、公共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并表现出稳定的先行关系,能够提前1~2个季度预判宏观经济走势。基于企业发展指数开展的宏观经济及区域财政收入预测研究,是我国政府领域大数据挖掘的首个成功案例,多次在国务院经济工作会议中得到应用,对宏观经济决策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

如下图所示,2008年6月全国财政收入增幅下滑,经济危机影响凸显,而企业发展工商指数在7个月前的2007年11月就开始下滑,提前反映了经济危机的影响。2009年1月企业发展工商指数出现反弹,比2009年7月财政收入增速出现反弹提前了6个月。对于2012年的经济下行引发财政收入增幅的放缓,企业发展工商指数也提前2~5个月有所体现。研究还发现,企业发展工商指数与GDP增长率也有类似的先行关系。这表明企业发展工商指数能够先行感应经济形势变化,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

1487653505702699.png

全国企业发展工商指数和财政收入(移动平均)调整后同比增长趋势图

企业发展工商指数的编制过程包括指标初选、数据预处理、指标分类和指数合成四个阶段。初始指标的选择尽可能涵盖企业的成立、成长、发展、消亡的全过程,并同时考虑不同类型企业的发展变化特点。初始指标选择了不同维度(规模、行业、主体类型)的企业新设、注销、投资额和注册资本等33个指标。

为了能够准确发现不同指标与宏观经济的相关关系,对原始数据进行了预处理,主要包括对数据的异常值处理、季节因子调整、数据标准化以及量纲转化等,以此减少孤立事件、季节波动以及随机波动对分析结果的影响。通过对处理后的数据与GDP、公共财政收入等基准指标进行时差相关分析计算,根据其与宏观经济的相关变化关系,将初始指标分成了先行指标、同步指标、滞后指标和弱相关指标四类,并选择对宏观指标具有先行关系的10个指标作为企业发展工商指数的基础指标,并对基础指标值进行主成分分析,将主成分的系数标准化后作为指标合成的权重,最终合成了企业发展工商指数(企业发展工商指数的取值范围在0~100之间,其环比变化能够较好地反映企业发展趋势),这种方法能够最大程度地反映指标的变动信息。

6、政府大数据发展趋势

智能政府不仅仅是电子政务的智能化,还包括智能服务和开放数据,三者缺一不可。开放数据能够让政府以较小的投入延展便民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撬动庞大的大数据产业链条,带动整个产业的兴旺。因此,智慧政府的建设不仅需要各级政府开放思想、开放数据,还需要引入设计合理的市场机制,才能极大地加快智慧政府的建设。我们大胆预测智慧政府的发展趋势如下。

(1)用API整合智能政府大数据

政府数据资源的整合是智慧政府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当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意识到"数据是一种财富"的时候,反而阻碍了内部数据资源的整合。那么如何跨越政府数据资源整合的障碍?引入市场机制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案。

政府数据资源可以用API接入的方式实现形式上的数据资源整合,而数据集的管理和维护仍旧由现有部门实施。因为政府数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实现政府数据的统一管理和维护并不一定经济可行。另外,根据API的调用实时计费,从而促进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易。同时各个政府部门的API接口还可以有选择地面向公众和企业开放。人们可以像使用水、电、天然气一样,按照自身对数据的需求和使用量支付费用,也能够使政府更多、更好、更快地开放数据。

(2)政府开放数据第三方门户网站将有力助推智能政府建设

事实上,国内政府的数据开放并不像排名表现得那样糟糕。政府正在不断地开放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处于零散的碎片化状态,其可用性并不令人满意。政府开放数据第三方门户的兴起,将有力地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开放数据第三方门户将分散的政府开放数据加以搜集、精炼并归类,形成可用的数据集,供公众和企业使用。

第三方开放数据门户的意义在于:一方面,这些开放的、精炼的、可用的数据集可以引导公众、企业积极地利用政府开放数据参与智能政府建设,从而让智能政府的建设进度得以大大地加快;另一方面,第三方开放数据门户能够以更加优异的服务带动整个大数据产业链的发展和成熟。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