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中船通! 收藏中船通

“一带一路”倡议下先进轨道交通如何实现互联互通?

发布时间:2017-11-15 13:51 来源:先进制造业 编辑:中船通 浏览:

一带一路 合资企业 高峰论坛 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改变世界。”10月24日,备受瞩目的2017中国(湖南)国际轨道交通产业博览会暨高峰论坛在株洲成功举办。作为大会重要环节,以“‘一带一路’倡议下先进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的圆桌讨论环节邀请国内外专家展开讨论。

1510725239746045.png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中浩主持坐而论环节,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傅成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东林、株洲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杨尚荣、缅甸驻华大使OHN THITLINN、格鲁吉亚国家铁道总公司市场主管DEVADZERATI参与探讨。

李中浩:今天讨论的主题是“一带一路”,我理解的“一带一路”就是走出去,后面的主题词就是互联互通,我们有多种互联互通的方式,我们可以像中泰、中老铁路一样有铁路的互联,也可以建立合资企业,共同来发展当地的铁路,为当地人民谋求更大的福祉。下面开始今天的话题。

昨天我跟傅志寰部长去看了株洲电力机车和研究所,傅部长说现在这两个企业“繁花似锦”。那么你们准备什么样的产品为“一带一路”服务?以什么样的姿态走出去?先请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傅成骏同志介绍一下。

傅成骏:今天非常高兴在这个大会上讲讲我们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走出去”的一些认识。首先,我觉得“一带一路”不止是中国战略,也是与全世界“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实现互利互惠的大格局。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这几年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时间,我们签约了420亿的海外订单,而上个五年海外订单额是60多亿,因此,这五年比过去五年翻了6倍多,说明十八大以来株洲电力机车“走出去”的成效非常明显。

我们在“走出去”的过程当中发现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用户对产品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因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国情,对机车、城市轨道交通、城际交通、干线铁路等需求各不相同;第二,铁路装备提供者要满足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本地化的需求。

这两个特点决定了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在“走出去”的这几年,我们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的装备、服务、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等各不相同。

首先,我们已经建立了不同的功力、不同速度等级等非常齐全的电力机车,基本可以满足沿线国家的需求。在国内已有产品的基础上,我们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需求,开发了很多新产品,比如宽轨、不同的受流方式、电力制式的机车。同时还做了一些绿色环保的新能源产品。

其次,在地铁车辆这块,我们根据不同速度等级开发了叫做ABCD地铁的产品,我们现在正在开发时速160公里等级的地铁。沿线国家和地区对地铁有不同编组、不同运行模式的需求,我们作为系统方案的提供者要满足他们的需求。

第三,开发新技术满足用户对绿色、环保、低碳的新能源应用需要。包括我国最近正在在铁总的领导之下开发动力分散型、动力集中型、不同速度等级的电动车组。

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最近5年来,以技术创新为引领,辨识用户的真实需求,把几大系列的产品建立了产品平台,全方位地满足“一带一路”沿线的用户与潜在用户的需求。同时,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在铁总、中车以及各级领导、相关院所、大学的支持之下,已经成为中国产品系列最全的轨道装备提供者。

关于用户本地化的需求方面,我们这是实践中总结出来“五本”,即采用本地化制作、本地化用工、本地化采购、本地化营销和服务、本地化管理。

作为重大装备的提供者,不是单纯地卖产品,而是通过提供产品、服务、技术、管理,甚至包括资本,通过不同的组合满足市场的需求,最后达到双赢的目的。对于“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和地区,我们抱着真诚的心,提供各种各样的产品和服务方式,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人民的真实需求,实现双赢、多赢,相信我们的路一定会走得更好。

李东林:在座的各位专家、领导,以及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我简单给大家报告一下株洲所的发展历程,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下我们所做的事情。

应该讲株洲所业务分四个板块,一是轨道交通,二是高分子材料、三是能源、四是汽车板块。这几年,国内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我们也得到了快速成长,我们的产品的技术性能、安全性能、可靠性能等方面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这让我们在走出去的过程当中非常有自信,我们的标准和技术状态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的水准。

株洲所这两年走出去的项目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半导体的器件、空气弹簧材料等得到了国外大企业的认可,成为欧洲三大轨道交通企业主要的空簧供应商。在“走出去”的过程当中,系统类的产品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包括牵引系统、供电系统、屏蔽门系统等,在国外很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在国内,信号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我觉得我们下一步机电设备以信号为主的机电总包在国际上应该能得到很好的应用。

同时,我们在大力实施“走进去”的策略。“走出去”是产品走出去,而“走进去”则是进行本地化的制作,带动本地的就业和本地经济的增长,这也是“一带一路”的战略之一。我觉得只有共同成长,构建全球的生态,才能符合习总书记讲的“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概念。我觉得中国企业到国际上分享我们的技术、管理、经验等,应该是一种责任和一种分担、担当。我们“走进去”的过程当中,应有“走进去”的步骤和步子,让当地人们分享我们的发展成果。

第三个是“带回来”或者是“走回来”。这两年株洲所除了产品“走出去”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式,比如说国外的并购。目前并购了德国博格、英国的SNB等。这些公司所处的行业有的是轨道交通行业,有的是半导体,有的是深海装备。我觉得这种“带回来”实际上是双方很好的互动。我们株洲所的IGBT的技术原来靠自主开发,这个历程相对缓慢,如果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成长,可能会更快一些。所以我们在并购了丹尼克斯之后进行了改造,同时做了技术提升。在英国设立了半导体的研发中心,共同去提升IGBT的技术和档次,目前我们完全掌握了IGBT,同时英国丹尼克斯公司得到了很好的成长。

我的想法就是“走出去”,“走进去”,再“走回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也是响应习总书记的要求。

杨尚荣:我们株洲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金融服务商和产业发展商。轨道交通城国投项目控规区域(9.3平方公里)是整个轨道交通城项目36.6平方公里的核心区,是株洲轨道交通产业扩能提效,再上新台阶的发展急先锋。轨道交通城国投项目开发建设的总体思路:统一规划、基础先行、集中投入、分片开发。通过3-5年集中精力优先开发核心区域,基本搭建轨道交通城核心区域骨架,8年基本建成9.3平方公里项目区。。

我们要打造三个中心,即高端的轨道交通的研发中心、高端的智能制造的制造中心以及生产服务中心,争取在2020年实现轨道交通产业产值2000亿的目标。这个目标根据我们现在推进的情况来看,应该说是完全可以实现,到2020年新的城区也一定能够形成。

OHN THITLINN:我是一个外交官,所以关于轨道交通很专业的领域,发表不了太多的见解。在此,我想利用这个机会,与大家讲一下缅甸的基本情况。同样也想告诉大家缅甸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概况以及未来的规划。

缅甸和印度、中国、泰国以及孟加拉等国是接壤的,国土面积比较大。在未来的几十年当中,我们的交通领域一定会迎来高位数和高速率的发展,交通领域的发展必须服务于5400万的人口,并且必须响应快速的城市化发展的进程。

目前,缅甸的轨道已经达到了7千公里之长。缅甸的三大城市与南部的城市,都实现了非常畅通的轨道连接。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很多方面,缅甸交通运输服务都是比较落后的,比如铁路的维护比较落后,机车也亟需升级。

缅甸有很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需要铁路等基础设施才能够将这些商品或者是自然资源进行运输。我相信如果能够升级现在的机车、铁路,就能够极大地支持我国经济发展。

现在缅甸面临着基础设施的不足的问题,包括公路、铁路还有城市基础设施不足,使得交通成本升高,因此,我们亟需要外国的投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国家的交通必须要建立统一的规划。而统一规划方面,我们要有长期的交通政策。2014到2035年间,需要270亿美元投资在道路和铁路等基础设施方面。我们希望和经济合作伙伴携手合作,来建立新的交通基础设施,包括对现有铁路的改造、建设空中列车系统以及仰光的环线系统。现在缅甸非常希望能够达成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铁路方面的目标,我相信达成跨境的合作对政府和人民都有利。我们非常高兴看到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越来越关注铁路互联互通,将高端的铁路产品提供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这些战略将会给我们带来互利共盈的合作。

最后,我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并且我们会继续支持将大会建成一个国际性的交流平台。

DEVADZERATI:我今天代表的格鲁吉亚铁路公司是一个国有的公司。我们90%以上的收入来源于货运运输,所以我们特别关心国际运输。2016年,跨里海国际运输通道协会成立,吸引了更多国际货物经该通道运往中国或欧洲。中国和欧盟的贸易额巨大,我们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货物运输方式,其中铁路就是一个比较固定的方式。格鲁吉亚现在有两个比较大规模的项目,一个是构建铁路现代化,中国的公司中国铁建23局参加了铁路现代化改建的项目。二是铁路连接项目,这个项目2017年会完成。这个项目完成以后,从通过铁路从阿塞拜疆到土耳其,节省了很多时间。此外,还有阿那克利亚港口等其他的项目。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