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中船通! 收藏中船通

船员海上中毒昏迷 青岛医生徒手爬20米油轮急救

发布时间:2018-08-03 11:18 来源:国际船舶网 编辑: 浏览:

海上 急救 医生

7月31日上午10点12分,青岛市市南区人民医院急救站接到120指挥中心急救任务,在距离青岛20海里的油轮上,一位外籍船员突发疾病昏迷。3分钟后,急救站医务人员紧急出动,在之后长达3个小时的紧急救援中,他们登上20米高的油轮,并通过吊篮将患者转移到救援船上,下午1点20分顺利送达市立医院东院区救治。据了解,这是一名印度籍船员,因在密闭空间进行油漆作业中毒,目前已平安出院。

QQ截图20180803111648.png

20海里之外紧急求救

7月31日上午10点12分,市南区人民医院急救站接到120指挥中心急救任务:“有名外籍船员海上作业突发疾病昏迷,需要出海急救。”

接到急救通知3分钟内必须出车。当天,正好值班的急诊科副主任孙祥恩和护士何倩倩以及两名担架工马上行动,带上急救箱、心电图机、担架还有必需的药品。他们都有多年出海急救的经验,知道一般出海任务时间较长,有一次他们从上午10点出发救援一直到第二天凌晨2点才回来。所以既要赶紧上厕所“轻装上阵”,又要备好一瓶水和一点方便的零食,以备时间较长及时补充体力。

10:15分,急救人员出发;10:21分到达八大峡友谊码头。此时,救援船正好赶到,一行四人马上上船赶往油轮停靠地点。

在这之前,孙祥恩掌握的信息只有一条:外籍船员作业时突发疾病昏迷。患者年龄多大?什么性别?究竟是什么导致昏迷?这些都一无所知,只能一边跟时间赛跑一边核实。登上救援船后,他马上通过船上的对讲机和油轮取得联系,通过船上唯一一名中国人了解到:这是一名男性船员,是在喷油漆时吸入有毒气体昏迷的,现在意识一会清醒一会昏迷。对一个普通人来说,由于医疗知识有限无法解释太清楚,再加上对讲机的限制,孙祥恩赶紧指导对方对病人进行初级救治。

救援船以将近20节的速度前行,船上的急救人员屏住呼吸。孙祥恩下意识地看了看航海地图,从码头到油轮所在海域有20海里,就算以这样的最快速度也得一个多小时方能抵达。

恐高症医生徒手爬上20米高油轮

中午12点左右,救援车终于到达油轮。这艘油轮有20多米高,患者就躺在这上面,孙祥恩马上脱下白大褂,临时找到一件救生衣,减负往上爬,他患有恐高症,平时连7楼窗台都不敢靠近,此时心里默念着船长的妙招“千万别往下看”,先经过一段没有扶手的软梯,再爬上相对好走的扶梯,最后,一个翻身到了船内。

“船上的温度非常高,我的鞋刚站上去感觉像是被晒化了一样,打滑。”孙祥恩说,一进船仓他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油漆味道,昏迷的船员躺在地上已经吸上了氧气。据了解,事情发生在9点10分左右,该船员在密闭空间喷油漆时突然昏迷,幸亏发现及时,被紧急拖出来后就没有了意识,船上有自备氧气筒,他们马上给患者吸上氧气。此时距离出事已经两个多小时,孙祥恩边了解事情经过边检查:患者双侧瞳孔正常、四肢神经反射正常、呼吸平稳但意识时好时坏,对身体各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后决定,可以转运。

吊篮将患者和孙祥恩四人全部转运到了救援船上,一直待命的护士马上对患者开辟输液通道进行药物治疗,继续改善通气,很快,患者意识慢慢复苏,可以进行简单交流。

三小时海上救援完成 患者已出院

中午12点半左右,搭载着船员的救援车开始返航。孙祥恩马上和120指挥中心联系反馈目前船员情况,并请求联系能接收外籍船员救治的市立医院东院区。

很快,医院联系好了,市南区人民医院的120急救车也从医院马上出发赶到奥帆中心等候,救援船航行40分钟后,到达奥帆中心码头,下午1点20分,被顺利送进市立医院东院区。三个小时的海上救援顺利完成。孙祥恩等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随后,记者从市立医院东院区了解到,受伤船员来自印度,当天通过120送入医院急诊观察无大碍后,已经平安出院。


精彩推荐